日前,7位好莱坞明星集体亮相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区启动仪式的消息引发国内外国媒体体的广泛关注。青岛市民做梦也没有想到那些平常只能在银幕上见到的熟悉面孔竟然来到了自己的身边。他们也许还没有意识到,中国与好莱坞之间的距离已不再遥远,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或许就会诞生东方的好莱坞。
在群星耀眼的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影片艺术与科学学院(简称“奥斯卡学院”)的现任主席艾萨克、前任主席霍克、首席实行官哈德森和世界四大艺人经纪企业CAA、WME、UTA、ICM 的董事长或总裁,以及美国八大影片企业中的六家——美国SONY影业、华纳兄弟、环球影业、派拉蒙、狮门影业、韦恩斯坦影业的高层也都悉数来到青岛。
此次东方影都的活动能够吸引到这么多好莱坞台前幕后的明星大腕靠的并不仅仅是众人想象中的价格不菲的出场费,而是主办方在美国影片市场逐渐增加的话语权以及美国影片界对于中国市场的乐观期待。东方影都的投资方万达集团去年用26亿美金收购了美国的第二大院线AMC,由于影片放映在美国被
视为夕阳产业,外界对于这一并购案普遍不看好。但在一年之内,原本亏损的AMC就开始盈利。这让美国的业内人士认识到,积极投身学问产业的中国万达集团并非不懂学问的暴发户。而万达向奥斯卡学院慷慨捐助也打动了学院前后两任领导的心,促使奥斯卡学院86年来首次走出美国支撑其他组织举办影片节。而在此前的十几年时间里,法国戛纳影片节、日本东京影片节都曾请求与奥斯卡合作而吃闭门羹。
当然,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和日渐庞大的观众市场也是吸引好莱坞巨头们的重要因素。中国影片市场已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而且丝毫没有减速,保守估计,2018年将超过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影片市场,2023年前达到北美票房收入的2倍左右。万达集团的董事长王健林认为,世界影片市场的发展前途就在中国。正因为如此,作为中国学问产业的龙头企业,万达才决心建设一个像美国好莱坞那样强大的影片产业中心,拍摄出全球影响力的“大片”,举办像奥斯卡那样世界一流品牌的国际影片节。
尽管众多明星大腕来了,奥斯卡学院也承诺鼎力支撑即将举办的青岛国际影片节,但是要真正建成东方好莱坞也非一蹴而就能实现的。影评人毕成功认为,评价一个影片节是否成功,主要看参赛参展作品的质量、参会片商的交易量以及前来捧场的明星数量这三个指标。现在第三点已经不是问题,但如何确保未来参加影片节的作品质量以及影片节期间的成交量对于主办方来说仍是考验。首先,主办方必须拥有优秀的选片人,能够把英语世界以及欧洲和中东等地区的优秀影片作品请到中国来。其次,外国影片来中国参展大都是想在远东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市场上斩获一番,这就要求主办方还必须熟悉中国影片市场的运作机制,让获奖的外国影片都能有机会在中国的影片院里露脸。
当然,与好莱坞相比,中国的影片产业起步晚、底子薄。但是,凭借中国巨大的本土市场以及通过学习好莱坞的经验,在中国影片人的集体努力和中国学问企业的集中发力下,中国影片业与好莱坞之间的距离一定会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