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欧冠夺冠热门

2017年5月 2020年欧冠夺冠热门 > 企业内刊

万达为何要把世界最顶级的它引入中国

编辑:付政浩

万达集团成功与WMM达成战略合作,有望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将中国一线城市的某个城市马拉松认证为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赛事,这无疑是一座城市数十年难得一遇的推动自身职能完善的良机。

跑一场马拉松就让你迷上一座城市一辈子,这是所有城市马拉松组织者的梦想。42.195公里,这不过是一场城市马拉松的标准距离,但一路行来,丈量出来的往往却是一座城市在人们心底能够留下多深的印记。

但目前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似乎只有在马拉松界被视为殿堂级的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赛事:波士顿、柏林、伦敦、纽约、芝加哥和东京马拉松。这六大赛事被全球跑者视为朝圣之旅,全部在发达国家的最顶级城市。

而在当今中国,马拉松已成为最流行、发展最迅速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各种名目的城市马拉松赛事遍地皆是,但始终缺乏一项标志性的世界级马拉松赛。

好在,因为万达集团全力布局体育产业,所以梦想距离中国跑者并不遥远。万达集团与雅培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联盟宣布,在未来10年,万达将在亚太地区举办3个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赛事,其中包含一站中国的赛事。

一场中产阶层的狂欢节

因为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赛事门槛较高,普通跑者终其一生也未必能够在其中的一项赛事中完赛,更遑论完成全部大满贯赛事。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联盟(WMM)成立以来的一大创意就是开通世界马拉松大满贯的六星认证服务,即当顶级跑者完成所有六大满贯赛事后,可以获得WMM的六星跑者认证证书和奖牌,这无疑进一步激励全球跑者挑战大满贯赛事的热情,六星认证证书和金光灿灿的六星勋章被全球跑者视为至高殊荣。

据统计,截至2016年5月,整个中国大陆也仅仅有25人完成六大满贯赛事。想要参加大满贯赛事,除了考验选手的耐力和竞技水准外,选手必须达到一定级别的经济收入水平。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选手参加一次马拉松大满贯赛事单单食宿交通这一成本就超过2万,另外还需要基本的装备和参赛报名费。

除了这些基本的支出外,因为马拉松大满贯赛事的全球报名人数往往达到数百万之巨,参赛资格抽签的中签几率并不高,只能通过向慈善机构捐款以获取参赛资格。比如伦敦马拉松,向来就以中签率奇低而闻名,2017年仅有2位中国选手中签。好在,伦敦马拉松超过三分之二的名额都在慈善组织手中,和伦敦马拉松合作的慈善团体多达1000多个,所以很多选手都需要捐出至少数万人民币的慈善捐款方可获得参赛名额。

除了上述支出外,选手在举办城市也会在酒店住宿、饮料保健品、健身康复、旅游购物等方面进行消费,所以正常情况下,选手参赛一次的消费成本最起码也要十几万元。

从选手参赛成本这一门槛来说,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赛事被称为中产阶层狂欢节确实实至名归。也正是鉴于马拉松大满贯的参赛选手基本都是中产阶层,所以其形成的多元化产业链蕴含巨大商机。

经济辐射效应惊人

至于马拉松大满贯赛事本身的收入,除了选手参赛报名费外,另一大来源就是品牌赞助。六大满贯赛事为赞助商设立了非常高昂的入门门槛,单个赛事的赞助商名额均不超过10个,包括冠名商在内的所有赞助商都必须是本土乃至世界知名企业。

以柏林马拉松为例,柏林马拉松是六大马拉松赛事中赞助商数量最多的,但也仅仅只有八个,其中冠名商是德国本土汽车领导品牌宝马,其余的赞助商也多是面向中产阶层的快消类产品,诸如运动穿戴、饮料、保险、汽车、生活用品等。据估算,柏林马拉松每年的总赞助额应在数千万欧元级别。

正是基于马拉松赛事已形成了定位于中产阶层的立体化产业消费链条,业内专家估算,如果马拉松大满贯赛事真的能在未来三年内空降中国,中国的马拉松经济整体规模有望达到300亿的里程碑。

除了各自赛事方单独运营赛事外,WMM还在2014年与瑞士盈方达成合作协议,授权盈方享有独家开发六大马拉松赛商业赞助平台的权益。盈方本身就是柏林马拉松的运营方,在与WMM达成合作后,利用其在时尚体育领域的专业常识,为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品牌的发展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商务推广计划。在助推整合营销的同时,盈方还将协助世界马拉松大满贯提升六大马拉松赛的粘合度,打造跑步及大众参与性体育活动的运营新标准。

万达集团与WMM达成战略合作,WMM将授权万达集团在亚太地区举办三个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赛事的权利。这也意味着,自2013年东京马拉松后,WMM将再度迎来扩军。

此次联手,谁是赢家?

自2015年成立以来,万达体育很快就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体育企业之一,其核心秘诀就是并购全球最顶级的体育IP,并与掌握核心话语权的国际体育组织达成战略合作,从而谋求体育产业链的上游话语权。此番万达与WMM达成战略合作、试图在两到三年内在中国一线城市落户一项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赛事,这同样符合万达在体育布局方面的一贯逻辑。

过去10年间,2020年欧冠夺冠热门已经成为中国绝大多数一二线城市的地标性生活消费综合体。而随着如今体育产业的崛起,优质体育IP正在成为中国各大城市完善城市规划的新动力和提高国际形象的新名片,万达在体育方面的布局其实也是其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尤其是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赛事和铁人三项这种耐力性项目,更是中国新兴中产阶层的最爱。具体到此番的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赛事,更是当今中国一线城市不可错过的提升国际形象、完善城市职能规划的良机。

马拉松界有一个众所周知的马拉松赛事现象理论,即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5000美金时,就会进入全民路跑的体育消费黄金周期。根据《2016年中国马拉松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全年参加比赛的总人次近280万,是2011年40万参赛人次的近7倍,中国城市路跑已经进入爆发期。

而对于参加世界马拉松大满贯的选手而言,他们一般要协调出一周时间来用于参赛,其中就包括赛前准备和赛后旅行消费。这决定了每次举办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赛事,都至少都能吸引上万名外地跑者在当地进行至少5天的消费。在引入马拉松大满贯赛事后,单单依靠赛事的全球辐射力就足以拉动该地区的酒店、旅游购物、健身、交通等产业消费,从而形成立体化的马拉松经济。

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提升一座城市的国际影响力。目前六大满贯的路线规划均非常注重引入当地的地标性建筑,诸如柏林的勃兰登堡门、伦敦的吊桥、芝加哥的高楼大厦、纽约的中央公园、东京的浅草寺,这些世界闻名的地标都是大满贯赛事的必经之处。当选手一步步跑过这些经典线路时,他能够通过脚步和脉搏跳动来真切感受这座城市最大的善意和学问底蕴,从而不由自主就爱上它。

在马拉松大满贯赛事期间,一般需要接待的外来跑者在两万人左右,同时还有数十万本地观赛者也会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比如芝加哥马拉松,赛道沿途会有超过170万热情观众。如何能最大程度保障选手和观众们在比赛中心情愉悦,并且让人群从赛事终点顺利疏散,对当地市政基础条件提出了超高要求,需要赛事方具备超强的协调能力,也需要当地居民具备足够高的综合素养。

中国哪座城市能跻身大满贯?

目前,中国各大城市均已意识到马拉松能够助推城市自我完善的重大价值。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一、二、三线城市大大小小的马拉松赛事已经很多。当然,绝大多数赛事的组织服务水准还存在明显差距。就目前来看,只有北马、上马、厦马、广马等中国老牌城市马拉松赛事刚刚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但距离成为各自城市名片的级别还相差甚远。

如今,万达集团成功与WMM达成战略合作,有望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将中国一线城市的某个城市马拉松认证为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赛事,这无疑是一座城市数十年难得一遇的推动自身职能完善的良机。

不妨猜一下,接下来的这两三年中,中国哪个城市有机会拥抱这种幸运呢?

 

返回顶部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